@所有高考学生: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带你揭开核专业高大上的神秘面纱、了解身边的核技术、解除你心中恐核的疑虑、解锁核领域新技能,圆你的核科学家和工程师之梦。
不管你信不信,“核”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医院中的放射科、核医学科涉及到的胸透、CT、PET检查、放射治疗;车站、机场的行李X光安检机;工业中应用的X射线探伤机、中子照相机、辐照消毒灭菌(食品、药品、保健品等)、材料改性(特种电线、热缩管等);炼钢厂的料位计等等都属于核技术应用。除此,原子弹、氢弹、核导弹、核动力航空母舰、核潜艇、核电是高大上而神秘的核能应用。其实核应用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特别是在核电方面已是非常成熟,非常安全。

核技术典型应用场景
1、人才培养目标: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核工程与核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科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实验技能,能在核电工程与核技术应用相关领域从事现场操作、运行维护、设备检修、辐射监测、技术开发及核安全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2、专业有特色: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是国民经济以及国防核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的紧缺专业,国家重点支持发展专业;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工科类专业与其他学科容易形成交叉学科的专业;属硕士研究生考试国家照顾专业,可降分录取(约10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办学门槛高,全国涉核高校少,行业人才需求大。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创办于2008年,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属工科学位)。

获批湖北省核电工程与核技术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效“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湖北省教育厅第二批高校转型试点专业、辐射化学与功能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核科学技术学科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湖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材料辐射改性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北省核技科普教育中心等10余项省级/国家级重点平台。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获批的主要省级平台
3、师资力量强: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正高职称4人,百人计划2人,博士9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2019年获批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湖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4、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科竞赛获奖多,近3年,“核+X”创意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0余项、获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竞赛二等奖3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获国家级大创项目5项、省级项目12项;获省优秀毕业论文20余篇;科普活动丰富,获批团中央的“强国有我、核你一起”及“两弹一星”2个核科普团队,开展校内外科普活动百余次。

部分获奖证书及师生风采
















核+x创意大赛获奖证书




两弹一星志愿宣讲团


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挑战杯”








省级优秀论文
5、考研录取率和质量高: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考研录取率在校名列前茅,平均录取率为30%,其中,录取到双一流高校/中科院研究所占比90%。例如,2025届共有39名毕业生,12名成功考取硕士,其中11名学生录到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
近三年录取双一流高校/科研院所部分名单
毕业时间 |
姓名 |
录取学校 |
2025届 |
陈佳伦 |
华北电力大学 |
2025届 |
毛宇轩 |
华北电力大学 |
2025届 |
谢伟 |
上海大学 |
2025届 |
王宇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5届 |
姚鑫乐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5届 |
彭欣怡 |
上海大学 |
2025届 |
徐可 |
成都理工大学 |
2025届 |
陈宣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5届 |
陈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5届 |
许易龙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5届 |
刘鑫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24届 |
罗宇帆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4届 |
程俊杰 |
上海大学 |
2024届 |
姜事成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4届 |
姜珊珊 |
华北电力大学 |
2024届 |
朱金龙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4届 |
聂时伟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届 |
谢崇潇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2023届 |
袁杰 |
华北电力大学 |
2023届 |
杨官祥 |
华北电力大学 |
2023届 |
徐鸿辉 |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2023届 |
徐志彬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届 |
茹旺炜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2023届 |
郝俊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就业前景好: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核电企业与核技术应用相关领域从事现场操作、运行维护、设备检修、辐射监测与防护、技术开发及核安全管理等工作,就业率接近100%。
7、科研环境好:近5年核专业教职工获批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教学项目10余项,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指导省级优秀毕业论文20余篇。核专业拥有能量为1MeV的大型电子加速器装置、高精密的正电子湮没谱仪、低本底γ能谱分析仪、核技术综合实验平台、材料辐射改性技术湖北省工程实验室、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教师、学生提供“肥沃的科研土壤”。

部分科研装置
8、校企合作紧密:本着着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学生视野的目的,我院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与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船重工719所辐射防护中心、中核凯利核能服务公司等国内知名核科研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或实习协议。充分利用企业师资力量及教学条件,通过现场观摩与虚拟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形式实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实习及就业问题。

部分学生实习、研学风采
9、2024年湖北省录取分数:最低505分,最高525分。
10、2025年招生计划:合计50人,其中湖北30,广西2,海南2,山东2,浙江2,河南2,湖南2,吉林2,江苏2,江西2,辽宁2。
11、招生咨询方式:曾老师18372704266,王老师18326616283,杜老师18986636889,钱老师17354422160,熊老师18986639983。
12、科普平台:海量核工程与核技术科普视频请关注抖音“熊博士的核技术科普”。
迎有梦想、有情怀的你!!!